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Beatrice Ng-Kessler 吳祟欣

失去的意義



信報專欄:心之旅程22-08-2023

作者: 吳崇欣 • 註冊臨床心理學家 • 資深基模治療師及督導


人經常把哀傷等同喪親經驗。其實哀傷可以是任何「失去」經驗所產生的感受。


人生本來就是不斷「失去」的過程。我們成長過程中的更新,就是不斷在揮別過去。可是我們不一定經常感到哀傷,也許是因為新的經驗所得到的快樂,經常掩蓋了哀傷。我們長大了一歲,我們慶賀歡欣,不會想:「噢我長大了,我失去了之前一年啊!」除了老年人,我們大概都不會想,生日是提醒我們離死神近了吧?!


可是作為人類,我們明知道生命是有限的。我們只是比較少記得生命的無常,活在「事情不變」的假設中。我們只會偶然注意到變化,忘記任何事情其實時時刻刻都在變化之中。


香港人很熟悉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就寫過:「死亡不是生的對等,而是生的一部份。」我覺得這話比很多心理學說都精闢。失去本身我們其實並不陌生。我們在日常都會感到「不捨」,也就是哀傷,是因為我們曾經獲得擁有的快樂。


面對喪親,因為我們感受過愛和連結,所以失去時,我們深感哀傷。


那幾乎是愛的另一面向。我們無法輸打嬴要。哀傷不只是無可避免,而是必須的。我甚至想,對成年人來說,沒有了哀傷,其實也沒有快樂。


我曾經治療一個失去兒子的父親。我問他兒子在生時的日子,他說:「每天都很快樂。但如果我知道他那麼早死,我會更充份地感受那份快樂。」不是他本來不知自己很快樂,也不是他不知道人生有限,但父母不會預期要埋葬子女,如果他知道那麼早便會失去,那份快樂的份量、質量也會變更。


我不是在歌頌哀傷,而是在描述失去。正如著名的精神科醫生兼作家歐文.亞隆說:「面對死亡,就像直視太陽。我們不能一直直視太陽。」那會拿走我們太多活在當下的快樂。而我只想如其所是地看待「失去」這件事。因為,述說失去與哀傷,也是在述說愛。




吳崇欣


香港及英國註冊臨床心理學家,也是香港第一個獲國際基模治療協會(ISST)認證的資深基模治療師及督導(Advance Certified Schema Therapist and Supervisor),並獲加拿大註冊資深靜觀導師資格。創辦公司Mindfully,推廣靜觀並提供專業心理治療服務。www.mindfully.hk


Photo credit: HKEJ


4 次查看0 則留言

Komentar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