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筆者私人執業的經驗中, 最遷就時間會面的, 是孩子, 其次是當老師的人。孩子的時間表密密麻麻, 不忍孩子晚上七時才來見面, 只好周六或周日約見, 結果, 也並沒有較為容易一點, 孩子還是要趕來趕去。
我經常想, 這種比全職工作的大人還要累、還要緊湊的時間表, 到底長遠會怎樣影響著孩子們?
作為靜觀導師, 很深切地感受到, 在生活中留白的重要。沒有了空間, 如何讓人覺察大自然每天的變化、聆聽鳥兒的歌聲、欣賞生活中的各種小確幸? 更枉論覺察自己的身體、情緒的變化與需要。
各種各樣的課程, 把天生便活在當下的孩子們, 慢慢陪養成急燥焦慮的小大人。追趕著每天的日程, 注意力全在外面的學習上, 記牢各種各樣的知識, 爭取大小獎項, 無時無刻不在比較之中......這些都剛剛是跟靜觀主張陪養不加批判的心相違背。
匆匆忙忙地活, 就無法聆聽心裡真實的聲音。而最穩固、不受動搖的獨立自尊(Independent Self-esteem), 便是來自於自知----不以外界的比較來定義, 對自己的一種正面肯定。我經常懷疑, 孩子如果經常活在比較、批判當中, 慢慢遠離了心裡的聲音, 又如何能培養出自知?
而且, 有心理學研究指出, 生活中較多結構化活動(structured activities)的孩子, 例如上興趣班, 他們腦袋前額葉掌管的管控功能(executive function)便比生活中較少結構化活動的孩子為低。管控功能, 即是計劃、組織、指揮、控制等等解難能力, 是一個人應付人生挑戰時最重要能力。孩子如果長期活在高度結構化的生活當中, 他們也許能說四國語言、彈鋼琴結他、看懂音標等等, 但能發展出的管控功能也相對較低。
這也不難理解, 結構化的活動是被安排好的, 孩子只要跟從規則便可, 不需要思考怎樣花時間, 也沒有自由來決定遊戲規則。
家長們未必需要苦苦安排密密麻麻的活動和行程, 反而可以注意一下, 自己一心一意地陪伴孩子的時間是否足夠? 一個不使用手機、不忙於跟其他父母交際、專心陪伴子女,提供一個讓他們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的空間, 那怕只是15分鐘, 也是比較重要和親密的時光。
Comentá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