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Beatrice Ng-Kessler 吳祟欣

<<生於這樣的一個時代>> 07. 07. 2019

最近各種新聞都讓當媽媽的心驚肉跳, 不是為前線的孩子擔心, 就是為接二連三的自殺新聞心痛, 或者為香港、為自己子女的未來擔心。


生於這樣的一個時代, 孩子還年幼的, 可以為他們作甚麼準備呢? 可能會想到為孩子舖路舖到去外地, 同時我一而再地想, 孩子的心理質素要有多強大, 才敢面對現實而不被失望和絕望壓跨, 膽敢繼續追求有意義的生活?


然後想到, 也是自己一直都在學習的, 接受「期待」與「現實」的落差。在這個落差面前, 我們如何自處? 如果面對自己的失望、挫折、焦慮, 重新站好, 再次起步?


曾經, 我以為人的一切的努力就是為了成功的一刻; 但人活到一個年紀, 開始想到, 其實努力也是為了失敗和甘心放下。畢竟, 甚麼不是天時地利人和的事情? 我們盡管努力爭取, 但還是會有考不到第一、失手意外、時不與我的可能。去到天底下甚麼地方, 沒有讓人感到無力的事情? 人生那麼長, 怎會遇不上感到無助的時刻?


如果在這個期待與現實的落差面前, 仍然能接納各種的失落情緒, 而不跟著情緒走, 才有空間決定有智慧的放棄或堅持。因為, 兩者皆不容易。


如果前往目的地的路上有石頭, 我們是要搬開石頭, 還是乾脆連目的地都改變呢?


在學習靜觀的路上, 我接受過的一份禮物, 叫做「盡力, 但不勉強」; 我也把這份禮物轉贈到我的學生手中; 這個提醒不時在我的腦海出現, 在孩子的行為不乎合預期時......或是自己的行為所帶來的結果也不乎合預期時, 都非常合適。面對大環境, 如果做每件事都要看見成效, 會很沮喪; 但心裡良知的聲音如果說要做的, 那麼就盡力做就是了。


這就為作為母親的我開濶了路, 相信孩子是獨立的個體, 自會成為他/她要成為的人, 而我的角色不是提供答案, 而是為他面對各種落差去打好根基; 畢竟我們作為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過客, 也只能承諾給予最沒有負擔的愛, 接納你原來的模樣, 今生用盡所愛陪你走這一程。

5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