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父母最大的挑戰是, 天天各種大大小小的決定, 都在測試一件事: 你有多了解你自己。你的價值觀是你的取捨的基本, 而這往往在為人父母的過程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因為, 我們那麼愛自己的孩子。
如果我能覺察, 至少我可以不完全接受社會給予的價值, 但如果一個人很少覺察, 他就難免隨波逐流。他人的評價本來就是不固定的, 而且通常關乎個人利益考慮, 如果我們自己的內心不夠堅定, 生活經驗不夠豐富, 就很容易覺得生活很無奈 ----- 那是一種沒法為自己選擇的狀態。
我經常練習靜觀, 那能夠協助我連結自己的內心, 讓我覺察自省, 以確定我的育兒方式的先後次序, 至少是今天的我所認為合適的。那個合適, 不是與他人比較而來, 未必合乎最多人的口味, 但我很確定那是我當下最好的選擇。
好像因為孩子年紀少, 飲食習慣、作息習慣等得依賴父母建立, 我們在這方面放得比較前; 平日可能偶然會放鬆一點, 但絕不會讓孩子養成壞習慣 (包括均衡的蔬菜生果、盡量不吃念添加劑的食物、控制糖份攝取量、坐著吃完才能離開桌子等等) 即使要與長輩不協調也在所不息。因為身體的健康是一切的根基, 也是長遠能給予孩子最重要的禮物。
因此, 我們和朋友聯誼、甚至工作的時間也減少了, 因為要親自照顧孩子午睡和晚間休息時間, 也盡量和孩子一起吃飯, 特別是晚飯時間, 是大家互相溝通的時間, 即使在孩子年幼時, 那所謂的溝通, 都可能不過是聽到孩子唱唱在學校學會的歌曲而已。但日子有功, 現在快五歲的女兒, 已經會在餐桌上分享她的事情, 告訴我們她今天幹了甚麼最利害的事 (即是她畫了一幅怎樣的畫、或者玩Monkey Bar成功地由一面去到另一面這樣的事啦!)。這樣, 我們一點一滴地跟她一起建立欣賞自己(我做得到、或我進步了)和對自己感覺良好(能說出來, 有人聆聽、分享愉悅)的基礎, 這就慢慢成為她的自信心的來源。
又例如安全感的建立。我提醒自己情感回應先行, 不急著要孩子今天立即學會一些道理, 而先照顧情緒需要; 設定健康的界限, 定立明確的規定而盡力執行到底。當我看見女兒第一次參加跳舞班, 一個人都不認識, 但就在門口吻別媽媽後自己走進去; 媽媽在門外偷望, 看見慢熱的她尷尬地觀察了一下別的孩子, 不一會便找到合適的位置坐下來, 還輕輕跟身邊的孩子說話, 半眼都沒回頭看媽媽, 媽媽便心裡安穩了。其他媽媽們說服了老師讓她們進去十分鐘, 我就上班去了。
孩子心裡感覺安全, 就能飛出去探索她自己的世界。
意義呼應我們內在的已有價值, 那跟我們的自我認識有關。如果我覺察自己的價值, 就更容易根據意義來作出日常生活的取捨, 即使那個選擇是不完美的, 或與社會價值不符, 而且有時自己也會犯錯。那個在內裡面操之在己的部份, 即使是微小的, 還是會一天一天地變化。當父母是一場幾十年的修行, 而練習靜觀就是助我修行的方式。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