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Beatrice Ng-Kessler 吳祟欣

<<身教>> 14. 05. 2018

對於坊間各式各樣的教養書, 主要集中於「技巧」方面, 筆者抱有兩種心情去看: 一) 好好學習、特別是能夠提供科學證據支持的教養書; 二) 把學到的工具收好, 有機會合用時即練習; 但同時記得, 生活是更貼近藝術的事, 是多於這些技巧的事情。


因為說到底, 最了解自己和孩子的人, 都是自己。到底甚麼最合適, 是為人父母須從心裡感受和認同的事, 而不是由專家說了算。


好像說, 有專家指出應該讓孩子多參加比賽學習面對失敗, 我不禁心裡問:「人生還缺失敗的時候嗎? 」如果生活中欠缺了練習面對失敗的機會, 或者該好好反省, 在日常生活中, 是不是自己的過度幫忙讓孩子都錯過了現實生活中的種種挑戰? 學走路跑步踏單車煮食穿衣.......那一種日常是沒有學習過程的? 面對失敗根本上是生活的一部份, 如何面對失敗帶來的挫折感, 也是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以身作則的事情。


經由比賽而來的失敗感, 則是一種比較; 也就是說, 在某個時間點、在這個技術上、那個孩子比較其他孩子佳的一種評判過程。至於是不是要特別「訓練」孩子去面對這些來自比較的挫敗感呢? 那便關乎一種生活態度。


我更想問的是, 我們「需要」這些比較嗎? 這些比較的作用是甚麼? 是需要用「比別人佳」來肯定自己的能力嗎? 是要用比較來鞭策自己求進嗎? 那麼最初始的學習動機又來自那兒呢?


我做、我學、可不可以只是因為我喜歡?


筆者個人的取向是不爭取任何不必要的比較, 以保存孩子最初始的學習熱誠。除非是在制度當中別無選擇(如學校)、或是在相對專業的領域裡面(如孩子已經是學校/香港代表隊這樣)、或是孩子自己提出參加比賽, 我們可以再一起總結經驗; 想愈學愈進步, 想觀摩他人所做的, 是一個人基本擁有的學習動機, 沒必要去參加比賽, 讓孩子對自己的評價建基於比較之上, 而不是自知之上。


因為, 經常活在比較和評判之中的孩子, 會慢慢遠離自己的心, 急忙於回應身邊的批判聲音, 也會慢慢內化了這種聲音, 在心裡築起保護的圍牆, 一步一步地活在外面他人的規則之中, 而失去了自己。


你認識的人當中, 有考了八級鋼琴但會告訴你她們其實不喜歡、或閒時都不會彈琴來自娛的人嗎? 你又認識那些可能沒怎麼上課, 但熱愛音樂, 閒時會自學自彈自唱的人嗎? 如果你都對這兩種人有印象, 也許你也曾感受到, 在她們演奏(或談及)音樂時所表現出來的不同力量。


1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