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Beatrice Ng-Kessler 吳祟欣

誰能明白我----成人子女如何面對年邁的父母



撰文|楊健恩(衛生署註冊臨床心理學家、香港心理學會副院士、亞洲家庭治療學院永久會員) 

 

有人說寶寶在天上會選擇自己的父母,你相信嗎?如果你的想法是:「不會吧!我哪有可能選擇他們?」或許你對父母存有心結,不如靜下來沉澱思緒,看看糾結會否有出路。


成長過程中漸漸明暸教養的缺失

生而為人,我們不能選擇誰人是自己的父母;如果你不幸生於虐兒之家,你可能需要深入的治療。研究指出有4-37%的人曾經歷童年創傷(Finkelhor, Turner, Schattuck, & Hamby, 2015; Stoltenborgh, van Ijzendoorn, Euser, & Bakermans-Kranenburg, 2011)----究竟是100人入面有4人還是37人有童年創傷,視乎創傷的定義。

本文以精神科醫生Garbor Mate定義的微創傷為依據:

大創傷(Captial-T trauma): 童年身體/精神/性虐待、父母充滿憎恨及衝突的關係、父母早逝等等;

微創傷(small-t trauma): 近乎人所共有的經歷, 沒有大創傷的深刻傷痕,例如同輩間的拒絕、父母無意但嚴格而持續的批評、甚至沒有感受照顧者的關愛亦屬此項。

因為微創傷沒有明顯傷痕,在孩童時或許不甚察覺,到長大了才漸漸感到好像缺了一點什麼的失落。本文旨在讓你更接觸自己內在的經驗,而不是清算父母的不足,前者可帶你更明白及接納自己從而找到人生方向,而不是沒完沒了的糾纏不清。


哪有教養沒缺失

悅玲在孩童時一直以新移民媽媽為恥,認為媽媽反應過大,不懂與同學家長相處,甚至經常令她尷尬。有一次她到同學家玩,同學的媽媽剛巧有兩件同款的玩具,便送了一件給悅玲。悅玲拿著玩具回家,媽媽馬上動怒:「人家是可憐你看不起你才給你,馬上回去還人家,不然今晚沒飯吃!」悅玲哭著的拿回去還給同學,同學媽媽感到不好意思便打電話給悅玲媽媽澄清,可是悅玲媽媽態度依舊,結果對方媽媽只好收回玩具,而悅玲與這個同學的友誼亦無疾而終。

悅玲可以選擇怨恨媽媽的過激反應,但她選擇了學習不去觸動媽媽的神經,在有限的自由內發展自己的一片天。長大後的悅玲,雖然明白媽媽受時代及文化背景影響以致容易猜疑他人用心,但總覺得母親似乎永遠沒辦法真正了解自己,於是選擇跟媽媽保持平穩、互相關心但不親近的關係。


顧影嗟嘆、認為父母很羞恥很錯——或許是真的,上一代可能真的是千錯萬錯,但在道德上佔上風,對自己有好處嗎?他們說一句道歉,是否就能平息內心的風波?而為了要讓他們明白自己有多錯,過程中自己要花的力氣是否已令自己七勞八損、得不償失?

不必強迫自己原諒任何人,亦無須強求本來就不存在的親密。試試了解父母的文化背景、成長經歷,甚至畫一棵家庭樹(family tree/ family genogram) 深入了解他們的兄弟姊妹及父母,或者你便能從不同的角度去看自己經歷過的微創傷—父母或許不是存心造成傷害的。

當自己成為父母後,或許這種感受會更深:完美的教養根本不存在,孩子及父母每一刻的狀態也不同,大人小孩都是邊成長邊學習如何不踩對方的地雷而又滿足到各人需要的。

「誰能明白我」----是孩子的吶喊,又何嘗不是多少父母的心聲?


後知後覺的自漸形穢

當你日漸長大,察覺自己所受過的微創傷、對父母的歷史,或他們關係中的缺陷更加了解,可能會感到羞恥,覺得有這樣的父母不夠光彩,不想跟他們一起出席公眾場合。

你所察覺到不對勁的地方,正正反映父母教養有其成功之處——可幸你有獨立思維,超脫上一代思想的束缚。至於那些微創傷,有多少是源自父母,有多少基於自己的不足,很難完全分得清。

 

羞恥是一個很強大的情緒,導人向指責思維——自責或他責都於事無補,不如用更強大的愛及包容,包容自己的後知後覺,接受這是成長中的必經過程,看到及肯定自己的成長。放下恨才可停止埋怨,將心力放在對自己真正有用的事情上。


怎樣的關係才會讓自己無遺憾

精神科醫師Murray Bowen 曾經以為與原生家庭切割,是最令自己重獲自由的方式,但自由到了盡頭,終察覺自己其實心心念念仍是那充滿缺陷的原生家庭,結果發明了Bowen family system theories, 助人助己重拾與父母及兄弟姊妹的連結,關鍵在於清晰的情感界線及一對一的溝通,下一篇會詳談。

對於經歷大創傷的人而言,清晰的一刀兩斷互不往來有時是必須的,但對於微創傷的大多數而言,其實更難決擇-----我要跟父母維持怎樣的關係,而同時接受他們會變的可能性很低?這條界線只可以由自己定義----你可以承受多少不被體諒的鬱悶,而又有多強大去接受代溝令你想保持的距離而不太內疚及遺憾。

父母不會幫你安排的,今天的你可以靠自己抉擇。

 

References:

Finkelhor, D., Turner, H. A., Shattuck, A., & Hamby, S.L. (2015). Prevalence of childhood exposure to violence, crime, and abuse: Results from the National Survey of Children's Exposure to Violenc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Pediatrics, 169, 746-754.

Stoltenborgh, M., van Ijzendoorn, M. H., Euser, E. M., & Bakermans-Kranenburg, M. J.(2011). A global perspective on child sexual abuse: MEta-analysis of prevalence around the world. Child Maltreatment, 16, 79-101.

 


Photo credit: 浸信會愛群社會服務處  Refresh 線上精神健康自助平台 (bokss.org.hk)

0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