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無法説出的創傷?>>31.08.2021
原文來源: 信報 31.8.2021 https://health.hkej.com/health/article?suid=2897024&subjectline=無法說出的創傷 怎樣才是愛和被愛呢?這個故事探討兒時的家庭環境對成長的影響。...
2021年9月3日


<<是媽媽還是兒子創傷?>>12.08.2021
原文來源: https://health.hkej.com/health/article?suid=2879277&subjectline=%E6%98%AF%E5%AA%BD%E5%AA%BD%E9%82%84%E6%98%AF%E5%85%92%E5%AD%90%E5%...
2021年8月14日


<<完美主義|健康正常卻疑似患癌 心理學家提醒或因完美主義作怪>> 22.06.2021
完美主義不只是注重外觀,也會對工作有很高要求,讓他人構成很大壓力。 原文來至: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623/OV76I7TSCRG6DFX6T4HRGXGZ2A/?fbclid=IwAR1jCQtMQxlgqyB...
2021年6月23日


<<精神健康|高薪厚職亦未感滿足不快樂 或因小時候被「情感忽視」>> 08.06.2021
原文來源: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609/IMJOGSWX5RESPDSEYZSZEH4B2U/?fbclid=IwAR13YxQjdJv50KAfrMWNnzf1luw58oQ_AaJzXgB-Q9FYvUYGF...
2021年6月9日


癌症患者的靜觀治療(臨床心理學家吳崇欣)
原文網址:https://www.cancercare.hk/zh-hk/%E7%99%8C%E7%97%87%E6%82%A3%E8%80%85%E7%9A%84%E9%9D%9C%E8%A7%80%E6%B2%BB%E7%99%82%EF%BC%88%E8%87%A8%...
2021年6月1日


<<何妨讓自己脆弱>> 08.05.2021
原文亦能在CancerCyare的網站中找到: cancercare.hk/zh-hk/何妨讓自己脆弱(臨床心理學家吳崇欣)/ 你好嗎? 有時我們會誤會了,強⼤的⼈是沒有弱點的。其實,剛剛相反,能夠面對、甚⾄流露自己的脆弱,才是⼼裡真正的強⼤。...
2021年5月8日


<<因疫情而尋著> 19. 05. 2020
十五歲患有過度活躍症加強迫症的大男生, 患病很多年, 與我見面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他是疫情開始時讓我最擔心的一個。 父母要工作, 他放假不吃藥, 日夜顛倒地生活了好幾周: 整天就打機、看YouTube、玩電腦.....有幾次, 我要跟他定合約較「早」起床, 早的意思,...
2020年5月19日


<<因疫情而看見>> 01. 04. 2020
爸爸帶著八歲、被診斷有專注力不足的兒子前來面談, 說孩子的「學習動機不足」。 我好奇, 這個坐得穩穩的、對答如流毫不害羞的孩子, 除了表達時明顯地用字有點不足之外, 看不出來怎樣會沒學習動機。在發現了孩子可能有讀寫障礙之後, 爸爸立即放鬆下來。 因為,...
2020年4月1日


<<停課之外>> 06. 02. 2020
中國人真是很勤奮的民族沒錯, 停課期間, 筆者經常看見媽媽們上載孩子在家做作業的相片, 真的很配服很多好友和母親的堅毅, 要知道, Home Schooling是打多一份工的, 就是「做埋老師份工」。 其實空檔時間在中、小學年紀的孩子來說, 是超級珍貴的,...
2020年2月6日


<<生病的發現>> 18. 12. 2019
晚上放工回家。 我家吃晚飯時間很早, 大人都遷就了孩子, 好一家人盡量能一起吃飯。這天, 我回家時孩子和先生已接近起完晚飯.......我發現氣氛不對, 那麼安靜平和的? 晚飯時間, 是我家先生經常被觸怒的時間; 有些歐洲人可以很會玩, 但對吃飯的禮儀真很有點要求:...
2019年12月18日


<<媽媽的懺悔書>> 11. 12. 2019
也許大部份的媽媽也感受過需要懺悔的時候吧? 話說我失手的時間總在夜晚, 有幾個結合是幾乎必中的, 先生不在港, 工作超忙碌, 睡眠極不足時, 加上最近的社會情況, 大部份人也備受壓力, 於是在這個情況下, 我也有了更多失手的時候。(好了, 下台階搭好啦)...
2019年12月11日


<<信任>> 26. 11. 2019
近幾個月來, 大概很多人都感受到社會的撕裂和整體的信任危機。因為最近見多了老師、社工、校長等求救, 實在感受到不管甚麼「顏色」的人, 都在工作崗位上承受著很大的壓力。 其中一個共通點是, 她們都提到在自己工作的單位之中的信任崩潰; 不論是同事在政見不同之時,...
2019年11月26日


<<為人父母要懂得道歉>> 01. 08. 2019
這個世界, 最難道歉的物種, 父母大概是其中之一。(沒有研究證實, 實屬個人意見) 我們覺得, 自己是權威、是領導、是教育者、是設定賞罸的人; 彷彿父母這個崗位, 是神聖不可侵犯, 完全完美, 不會犯錯。 當然, 事實上我們都心裡知道不是。謙虛的父母懂得認錯,...
2019年8月1日


<<生於這樣的一個時代>> 07. 07. 2019
最近各種新聞都讓當媽媽的心驚肉跳, 不是為前線的孩子擔心, 就是為接二連三的自殺新聞心痛, 或者為香港、為自己子女的未來擔心。 生於這樣的一個時代, 孩子還年幼的, 可以為他們作甚麼準備呢? 可能會想到為孩子舖路舖到去外地, 同時我一而再地想, 孩子的心理質素要有多強大,...
2019年7月7日


<<何謂創傷後壓力症?>> 17. 06. 2019
近日社會運動升級, 警察動武的畫面, 令不少爸媽擔心孩子, 也令「創傷後壓力症」再次獲得關注。有團體甚至指出要及時介入, 在此特別提醒何謂「創傷後壓力症」, 以及甚麼是適時的介入。 創傷後壓力症是在「創傷」發生了至少一個月後才能診斷的, 大部份壓力反應都是正常的,...
2019年6月17日


<<重男輕女的遺禍>> 28. 05. 2019
作為母親, 我經常想, 一生是一場長途賽, 今天我做的如果長遠能滋養著我的孩子面對未來的人生的困境, 包括無可避免的失敗與生老病死, 那該是多好的事。一個長輩有一句話我常常記得, 他說:「當我失意的時候, 我就回想起我童年的生活, 就撐了過去。」...
2019年5月28日


<<平凡的滋味>> 29. 04. 2019
治療室中, 媽媽說: 「我想找到孩子的強項, 你可以和她做評估嗎?」 我打開媽媽帶來的資料: 成績表....功課.....手冊.....有一份孩子以前的評估報告。她的女兒兩年前已經做過智力測試了, 智力正常。 「是甚麼讓你想為她做評估?」 「她份人總是無啥所謂,...
2019年4月29日


<<親子與管教>> 12. 04. 2019
我經常因為一些機構的邀約講座和工作坊, 而得自己坐下來總結所學, 包括臨床工作上的、和自己經驗過的、閱讀和上課學習得來的知識等等。上面的題目, 就是來自一個工作坊的邀約。兩小時的課, 任由設計, 我懷抱著這個訊息做靜觀練習, 就得來了「親子與管教」這個題。...
2019年4月12日


<<為人父母是人生最大的修行>> 22. 03. 2019
面對沒有子女的朋友, 當父母的難是很難被理解的。多少次當我告訴人一周工作三、四天時, 他們會說「多寫意啊!」聽見我在訴苦自己如何總是被激怒時, 會說「到底有那麼多東西能生氣嗎?」。我多不選擇解釋。夏虫不能語冰。 大部份父母, 除非是對孩子不很上心的,...
2019年3月22日


<<請還孩子無憂的童年>> 19. 02. 2019
在診所裡, 經常面臨的一些情況是, 父母對孩子傾倒過多的情緒。有些孩子, 是有學習障礙、過度活躍或自閉症, 孩子在主流學校中, 本身要面對的壓力已不小, 而家長的「情緒表達」有時成了最後一根道草, 把孩子壓垮。 特別是孩子的媽媽 (很抱歉, 媽媽出現在診所實在比較多)...
2019年2月19日
bottom of page





